2014/08/03

Binary Domain二元領域- 小品以上大作未滿

BinaryDomain 2014-07-06 14-01-14-853二元領域,是由人中之龍的製作者所推出的遊戲。我雖然沒有實際玩過人中之龍,但是這系列的盛名是有在玩電視遊樂器的玩家基本上都會聽過的。也因為這樣,整個角色設計,連沒有接觸過人中之龍的我都可以感覺得出來有很雷同的錯覺感。

BinaryDomain 2014-07-21 22-00-11-154 這款遊戲屬於第三人稱射擊遊戲。就我個人實際隨著接觸的遊戲類型比較多元後,不得不說第三人稱射擊遊戲一般來說是相較比較容易的(比起第一人稱)。對於射擊的判定以及視角的容許度,都顯得寬廣許多。即使少了一點臨場感,但玩起來有卻意外的蠻有戰略性的。且通常這類型的遊戲相當強調躲在掩體的設計,打起來比較有電影中那種常見的「都已經把一個彈夾射光、可能還沒有辦法放倒一個敵人」的情況。第一人稱射擊遊戲的話,五槍內沒有放倒敵人,可能就會被笑遜咖了!

BinaryDomain 2014-07-20 20-34-08-814 故事劇情設定在近未來,一個機器人被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的世代。有點類似於電影機械公敵iRobot的風格,只不過裡面對於人工智慧的演化到也沒有全面到這麼先進。遊戲裡的機器人基本上仍然是屬於協助人類的輔助角色,沒有所謂的自主權。可能是遊戲的關係,沒有應用到所謂的機器人三大法則,遊戲裡的人工智慧就是擁有拿槍幹掉入侵者的權力。

BinaryDomain 2014-07-27 22-15-52-349主角,名字叫做Dan。我總覺得這是遊戲設計者故意的!就我所知,遊戲中常會罵一些粗口,最常見的就是Damn。坦白說,有時候忙著放倒敵人,還要跟電腦隊友做對話,有時也搞不清楚他到底是在罵該死還是叫遊戲主角回應、真是充斥了滿滿的惡意啊~!設計上沒有太突出的個性,就是刻板的美國人印象,粗猛愛衝鋒陷陣。

BinaryDomain 2014-07-06 14-06-35-072 一切起源於懷疑日本的一家企業,違反了位於日內瓦的國際機器人管制協會之類的,造出具有人類外觀的機器人,並且這些機器人會成長與老化、唯獨體力更強、不受到疾病的困擾,宛如新人類的存在。遊戲中稱這種機器人為Hollow Child,事實上就連這些機器人也不知道自己竟是機器人。直到他們可能因為嚴重外傷導致皮膚削去,露出機械表層才會發現自己竟然是機器人。故事,便是因為一個Hollow Child發現自己的狀況,以為是美國最大機械人工廠設計的跑去質詢,也才揭開了一切的一切。源頭指向日本最大的機械人公司Amada,認為只有他們有能力做出這整件事情。

BinaryDomain 2014-07-27 22-27-52-789 必須說這劇情設計讓我有點不滿意、太多可以吐槽的地方,而且都還蠻致命的。就算amada公司擁有領先美國公司三四十年的實力,這些所謂的Hollow Child,根據遊戲裡的說法在世界中有一百零八個(我想編劇一定看過水滸傳),怎麼可能會不受到金屬探測器之類的偵測到?又,他們的身分竟然可以在世界各國暢行無阻?那乾脆直接成立一個特務機關不就好了,要從事陰謀還搞個這麼久,真不懂這邏輯究竟在哪裡。

BinaryDomain 2014-08-02 11-23-14-640 總共有6章劇情,但是第六章屬於那種打最終頭目的類型,所以進展很快。基本上在前3章,故事都還有點平淡,著重於要將Amada的CEO給帶回做質詢。等到了第4章節之後,故事總算有點起色,讓玩家陷入一點陰謀論,開始探討一切的起源-即使整體不難理解。到第5章真正侵入了Amada企業總部,不只敵人變得更多、也出現超級像日本忍者的機器人之外(不開玩笑,整個遊戲中機器人都像渣渣、唯獨這種機器人真的是很誇張-速度快又耐打),頭目也越來越有看頭。第6章的敵人設計,雖然令我熱血但是外觀像極了攻殼機動隊裡面的強化裝甲啊…可以來點創意嘛?

BinaryDomain 2014-07-26 14-39-53-427 遊戲難度,以一般難度遊玩,並不會難度太高(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因為玩過Spec-Ops認為他的一般難度比一般還要高一些啊)。只是玩家能承受的傷害也是不高,基礎最多能攜帶三個醫藥包,可以對自己施打也可以幫助隊友施打。另外也有友好度的設定,有時候NPC會詢問玩家一些對話,得適當的選擇回應。若對話是對方喜歡的,友好度便會提昇。反之,則會下降。友好度會影響到玩家對NPC下指令時,他們的遵行機率。然而,我在遊戲中甚少對隊友下指令—因為我覺得他們的AI真的並不是太高。所以還是靠自己猛衝幹爆敵人吧!況且一旦玩家自己放倒很多敵人或是命中度很高,其實他們都會佩服主角、進而提昇友好度。

BinaryDomain 2014-07-27 22-16-52-413友好度,同樣會影響結局時的支線。在玩這款遊戲之前,我便知道有這個設計,還在想說會不會我沒辦法提升到最終的完美結局。結果這樣一路衝到結局,竟然也給我玩到最佳結局。至於什麼是最佳結局,也只能透漏一句話:最終所有Rust Crew成員全員上陣。但是相信我,差別理應不太大,因劇情很有日式風格-一本道系列。

BinaryDomain 2014-07-21 21-58-46-167 整體表現算是還不錯,摻雜了一些對於未來機器人發展的省思-就算還是有很多瑕疵的論點。缺點大概就是操控性還是沒有XBOX上面的戰爭機器系列優異(我真的覺得戰爭機器系列的操控性真的是好的驚人),劇情很單線、有些角色好像是為了延長劇情而誕生而沒有太實際的作用。而且對隊友下指令,據說可以用聲控,好似辨識度不高就是了。遊戲在結局動畫有埋伏筆,我卻認為SEGA絕對不會再出續集了。

BinaryDomain 2014-07-22 23-52-49-437 以特價入手的價格來說,算是相當值得的作品之一。用小品來形容他有點可憐,但是要我用大作來形容他又有點太誇飾。我只能說這是一款有野心的作品,只可惜「小品以上、大作未滿」。

BinaryDomain 2014-07-27 21-39-27-524 補充一點,在Amazon上我以單款入手(有入包過)大約3.74鎂,確實可以在Steam上面啟動。若是對這款有興趣的玩家,可以等候特價的時候入手。我嘛,現在在等俠盜獵車手五Grand Theft Auto V上市啊~這次有官方中文版,不衝首發實在會很對不起RockStar!

Related Posts:

  • Call of Duty:MW3(決勝時刻:現代戰爭3) 玩後感 就在決勝時刻:現代戰爭創下亮眼成績之後,終於在這一代畫下終點。雖然在二代有些玩家說劇情不合理,甚至劇情中戰機的指示燈有畫反等諸多小瑕疵,但一如往常-上市後,罵歸罵,玩得人更多,屢屢創下銷售佳績。 劇情一開始,玩家扮演的是d小隊的成員,整隊跟隨美國部隊在各地打擊俄羅斯部隊,逐步取回備佔領地區。 同時也有機會扮演新角色,與一代主角soap和price去追殺馬可洛夫,搞定入侵世界各國的幕後手腦。今次的場面,都非常壯觀。巴… Read More
  • Spec Ops: The Line(特種戰線)心得 這款遊戲算是蠻新的,沒想到在年初Amazon大特價時就大跳樓了,不知道是遊戲賣不大好還是怎樣,但這款遊戲可是獲得劇情大賞的得獎作品啊!當然,研發的過程聽說也是坎坷不已,但這不在我遊玩的考慮範圍內。 近年來第三人稱射擊遊戲是真的有明顯增加,或許是因為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雖然跟我們的視野是最接近也最真實的,但通常卻比較沒有辦法呈現一種躲在掩體後面探頭的臨場感(也不是不行,但是看到自己操作的角色躲在掩體後跟以第一人稱的角度去看還是有點… Read More
  • Call of Duty:Modern Warfare2(決勝時刻:現代戰爭2)心得 ↗遊戲主選單,分別是特別任務、單機故事、線上對戰 事實上這是一款有點時間的遊戲了,但真正讓我對第一人稱射擊燃起濃厚興趣的正好是她的前一代、決勝時刻四:現代戰爭。那時被譽為賣最好的單機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一點也不為過,當然了,這款遊戲是不能跟cs比較的。cs從一開始的出發點並不是以真實性為主打,光看人類可以不斷一直跳這麼高就感受出來囉。但我對cs可是一點惡意都沒有,畢竟帶起第一人稱射擊的現在狂潮,個人認為戰慄時空仍扮演了很關鍵的角色… Read More
  • 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變形金剛:賽博坦大戰) 破關心得 變形金剛:賽博坦大戰(TRANSFORMERS: WAR FOR CYBERTRON),故事劇情是根基於博派(Autobots)和狂派(Deceptions)抵達地球之前的故事(若是基於想要連貫起電影版世界觀的話)。這樣選擇作為背景,不僅可以擺脫之前幾款根據電影版改編的遊戲所帶來的壓力(據我自己假設應該是做得都不怎樣),故事設計方面也可更有彈性。這款遊戲讓我對變形金剛燃起濃濃的興趣。還記得更早之前我很喜歡一款遊戲是由SEGA製作的電腦戰機(V… Read More
  • [遊戲心得]精靈幻境二遊戲簡介 接續前代,這次《精靈幻境 2》還是一款揉合了戰略元素的角色扮演遊戲,畫面和角色以及精靈仍舊可愛清新。遊戲中的精靈共分為地水火風 4 大屬性,精靈和精靈間也有相剋的情況,因此如何靈活的召喚適當的精靈,就成為玩家過關時的一大要點。精靈除了能提昇等級外,也可以轉職並學習新的攻擊級 能,也為戰鬥帶來更多變化性 以上簡介摘自巴哈姆特http://newodin.gamer.com.tw/8/9988.html … Read Mo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看過的話可以留言吶,不然我好無聊囧,快敷衍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