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26

Bioshock 生化奇兵- 海底極樂城,是否救贖了人們的靈魂 遊戲心得


生化奇兵,據說是上個遊戲世代(其實也沒有確切切分遊戲是代的客觀說法)的神作之一。據說製作人員有許多來自Systemshock 2的人,而該款作品也是許多國外玩家津津樂道的作品(但我看Gameplay有點可怕)。因為才疏學淺,對於生化奇兵的認識,除了來自遊戲本身之外,也看了更多其他玩家撰寫的評論,所以這篇只是要做為針對遊戲本身的推廣,若是要探討遊戲內核心的價值,可能就要請大家參考一下其他玩家的心得了。


有趣的是,雖然這款遊戲在國外備受好評,但該系列真正在台灣大紅大紫卻是在她的第三作:生化奇兵:無限,知名度才開始大開(可能是因為有妹紙~)。在2016年,遊戲廠商因應生化奇兵:無限的成功,順勢將前兩代的畫面強化材質,拿來推出了1+2代的Remastered Edition。但針對已經擁有原始版的玩家(特定日期前),則是全部免費贈送到Steam遊戲庫。由於我入手原版後根本沒有玩過,所以本篇就直接拿畫質強化後的版本作為基底延伸。


過去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最為人詬病的(但也是一種浪漫情懷)大概就是劇情性薄弱,不過印象中是在2007年左右,遊戲類型的分野已經不再像過去這麼明顯,出現了許多FPS+RPG,加重劇情的力道,讓喜歡不同戰鬥方式的玩家有了更多選擇。而生化奇兵正式在類似的背景誕生。


畫面。生化奇兵重製版的畫面我並沒有辦法去跟原始版本比較,但就我摸過生化奇兵:無限的經驗來說,Bioshock系列整體是走非寫實風格,取而代之的,是類似一種美漫的概念。這無形之間給了我一種荒誕不經的錯覺,但在這樣的風格下,血腥畫面也是少不了的一環。整個刻意營造出的恐懼氛圍,確實有讓我感到明顯的壓迫感。令我比較不適應的是畫面總有一種朦朧的模糊感,我只好再度使用Reshade進行部分畫面的後製了,主要是畫面的銳利化作修改而已。
雖然是兩個不同場景,還是可以稍微比較上下兩張武器的邊緣,在色澤跟反光方面我是比較喜歡調整後的版本(下張)


劇情。製作團隊提供了一個完整而細膩的背景設定,在一開始的墜機後、雖然玩家只能依照一本道的方式前進,正如在前段提到的,這款遊戲成功的地方之一就在於氛圍的呈現。烏漆的高塔、看似深不見底的海底城世界,看似曾經極度繁榮的城市卻頹廢不已。人跟人之間兵戎相見,上一秒妳看到一個女性對著嬰兒車唱安眠曲,結果你一靠近馬上從嬰兒車拿散彈槍對著你轟,這些奇人異事都會讓玩家想一探究竟到底發生什麼事情。


這座城市研發出了一個新的科技,名為亞當Adam,透過基因重組的方式讓人們可以獲得超乎自然的力量。例如發出閃電電擊對方,甚至打個手指就可以讓目標著火。人們瘋狂了,徹底陷入著迷。然而要維持這樣的力量,除了要接受副作用如精神失常外,也要得到更多Adam來維持特殊能力。出於根本的貪婪,人們互相殘殺,彷彿回到了原始時代沒有法律束縛的年代。
科學家同時"製造"了 Little Sister,一個讓海蝸牛(可以分泌Adam的生物體)結合後的生物,到處拿著針頭吸取死掉人類的血液,在透過化學轉換成純淨的Adam。




當擊敗被設計用來保衛Little Sister的Big Daddy後,玩家可以決定要整個吸收Little Sister來獲取比較多的Adam,也可以透過只是把海蝸牛去除、但相對得到比較少的Adam來饒過一命。這設計其實蠻Creppy的,特別是我覺得遊戲中Little Sister即使恢復正常後長相還是很可怕XDD。


戰鬥部分,遊戲就是要利用隨著劇情推展得到越來越多不同的特殊能力來一一擊破敵人。但這個戰鬥其實很有趣,敵人丟手榴彈過來、你可以用念力來把它丟回去。敵人站在水裡,你只要發個電就讓裡面的敵人瞬死。站在汽油上打你?手指頭點一下起火把他們通通燒回老家去!基本上只要透過先放特異功能在用槍擊殺,難度並不會顯得太高。但像是要為了搶奪Little Sister所以要跟Big Daddy對幹這件事就比較麻煩,真得頗硬。但透過上面的方式搭配不同的彈藥(如穿甲彈)再加上兩三個捕包,應該也不會是太大的問題。


要了解這款遊戲完整的劇情,光看Cutscene真的完全不夠。有很多劇情甚至是門鎖密碼,大概都是藏在錄音帶裡面讓玩家去仔細聆聽的。而很多背景設定乃至於角色的內心,也隱藏在其中。真正要架構起整個世界的話,錄音帶的部分是不可或缺的要素,唯一的問題大概就是好吃英文...以我現在退化的速度已經有點招架不了了...


但是當我玩到破關,所有劇情串聯在一起之後,甚至是那個結局,真的讓我心中有蠻多感觸的。由其是後半段為了要打敗最後頭目變成XXX XXXXX,一路上護衛目標前進的使命感,真是滿滿感動啊。因為這遊戲也很常特價,即使以現在的角度來看畫面也不會過時,推薦給大家。
準備下載二代來玩啦!




Related Posts:

  • Persona5 女神異聞錄5-一趟奇幻的日式角色扮演之旅 好多年前就已經入手女神異聞錄5 實際上一款遊戲可以出到第五代,也足見其魅力之處了。 相較於前幾代轉移至掌上型遊樂器為主,這次回歸PS3/PS4這個在跨世代推出雙版本,也具有一個相當重要的意義。 遊戲風格只能說非常潮,這點從開頭動畫就可以感受到。 鮮明的紅色調配上很歐美風格的人聲,整個動畫以剪影以及幾何風格呈現,都讓人有點摸不著頭緒。 等到了選單充滿一輛輛電車疾駛而過的影像,也正式宣告故事的開始。 音樂充滿濃厚的歐美風格(我自己覺… Read More
  • Shank 閃克 簡單心得-充滿美式暴力美學的Platform Game udn 的標籤: Shank,遊戲心得,Steam Shank,是一款具有可愛動畫風格的動作遊戲。乍看之下會被那線條與色彩鮮明的美術風格吸引,等到實際遊玩之後才會發現這款遊戲非常的殘暴與舒壓。 基本上這款遊戲算是後來製作Don't Starve這款非常有特色的生存遊戲的廠商Klei Entertainment初生之犢的作品,可以看得出來這家廠商的風格大致到這裡已經底定,不過這遊戲非常有趣,操作簡單容易上手。… Read More
  • TRANSFORMERS: Devastation 變形金剛:毀滅- 遊戲不客觀心得 變形金剛在國外風行的程度,就我個人認為不下於星際大戰的等級。特別是在Michael Bay將變形金剛系列帶到大螢幕(電影)後,這系列作品就更為台灣人所家喻戶曉了。就像一般美國漫畫系列,即使是同個主題,也有可能因為作畫者或編劇不同而有不同背景的系列作。這次的變形金剛正是如此,嚴格來講跟前幾作電玩作品都沒有關聯,原則上是比較貼系漫畫系列。 同場加映1:Transformers™: Fall of Cybertron™`-現在最好的變形金剛遊戲!!… Read More
  • Yakuza 0(人中之龍0)-故事的起點人中之龍系列,一個被傳為為了讓大人也能享受電動樂趣而誕生的系列,罕見得以現代黑道為故事主體,展開整個系列的傳奇不知道是看了哪裡的介紹,依稀記得人中之龍系列是早期DC上號稱神作系列:莎木的精神續作。只是就跟開頭講的一樣,整個方針變得比較成人點。但裡面許多可以遊玩的支線,甚至是可以在裡面玩SEGA早期遊戲的設計像太空哈力等等,確實都跟小時候的我印象很接近。不過莎木確實是那時候叫好不叫做的遊戲之一,最近有要重製推上現代平台的計畫,有興趣的可以關注一下。… Read More
  • IGN-XCOM2資料片評論翻譯英文最近退化很嚴重,練習翻譯一下文章 雖然還沒買這個資料片(主程式降價速度有點嚇到我,即使我玩的時數很長⋯⋯原價預購還是很傷),還是分享一下 題外話murmur一下,影片壓製還是很花時間,真的很佩服那些翻譯英文影片的人,短短幾分鐘的時間還要校對真的不是件簡單的事情,就算是有營利也一樣,辛苦捏! 大家加減看就好,希望下次聽力可以更好些。如果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到IGN.com去看看噢⋯⋯ … Read More

0 comments:

張貼留言

看過的話可以留言吶,不然我好無聊囧,快敷衍我!